窮游“新馬”
暑假去“新馬”(新加坡、馬來西亞)旅游之前,我就列了一份清單,準備在異國他鄉瘋狂大采購,同時還計劃帶回些“等路”給親友們。
到了新加坡后,導游巧舌如簧,向我們推銷了不少東西。剛開始出手還是比較闊綽,漸漸的,錢包越來越干癟,我們便瀟灑不起來了。因為新元“大”得驚人,大約是人民幣的5.2倍,也就是說一新元等于我們五元多人民幣。最后,即便是在美食攤前,我們也只能是望而卻步了。
記得那天是在新加坡的圣淘沙游樂場游玩,那里集吃喝玩樂于一體,進入后可以玩上一整天。旅行社規定那天的中餐和晚餐是游客自理的,開始還一陣歡喜,以為終于可以擺脫寡味的旅游團餐,去胡吃海喝了。我們一行十五人,在西餐廳點了炸薯條、漢堡、可樂等,竟吃出了兩千多人民幣的“天價”,令人咋舌,吃完后感覺肚子還是半飽。看來,還是乖乖地吃團餐比較經濟實惠。
而晚餐呢,同行的幾位游客因中午超支,決定選擇買些速食面和面包來充饑了;而我和剩下幾位則愈吃愈勇,來到了一個綜合商場。那里各種美味小吃一應俱全,令人垂涎欲滴,但我們從一樓走到四樓,都沒有找到滿意的小店,主要是被昂貴的收費嚇走了。最窘的是當決定就在某個飯館用餐時,服務員已擺好了桌椅,我們算來算去還是覺得太貴了,就在服務員們異樣的眼光下悄悄溜了出去。無奈肚子餓得“咕咕”叫,我們只好選擇一個最便宜的地方,每人點了一碗雞肉煮面作晚餐,湯面里只有幾片雞肉,就這樣一碗湯面竟要六十多元人民幣,真是“大出血”呀。吃完后,路過一個雪糕店,發現雪糕品種繁多,而且美得像工藝品,誘惑力太大了,一問價格,一支要三十多塊人民幣。唉,算了。
回想在囊中羞澀的那一刻,我們全團人都非常懷念梅州的腌面煮湯,九元一份,吃完后精神飽滿,工作帶勁。我們也非常想戀家鄉,掙的錢在家鄉用得那么爽快,到這里卻只能省吃儉用了。我們只是這個繁華都市的匆匆過客,千好萬好不如家鄉梅州好。最后,我們決定在新加坡只看不買,有些“等路”和紀念品到馬來西亞再買。
到了馬來西亞,雖然感覺東西還是有點貴(馬幣約是人民幣的兩倍),但比起新元來也算是“小巫見大巫”了,所以沒有了新加坡時的貨比三家,相對大方了一點點。
兒子調侃這次出門是窮游,我承認物質上是,但精神上絕對是富游。因為這次旅行,既領略了異國風光,又了解了當地的文化習俗,同時還激發起了心中愛國愛鄉的情感,可以說是收獲滿滿了。(陳柳)
>> 精彩圖文
梅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①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梅州網(包括梅州日報)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稿件,版權均屬梅州日報社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梅州日報社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梅州日報社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。
③如您因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,請在15天內來電或者聯系[email protected]。
網友評論
用戶登錄
使用第三方賬號登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