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隍巧媳婦 自制橄欖菜
豐順縣留隍鎮種植橄欖歷史悠久,橄欖因形美色靚、果肉脆爽、果味甘香、具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和藥用價值而深受大家喜歡。在當地,巧婦們還將新鮮橄欖做成一道可口的下飯菜——橄欖菜。
“以前當地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種植橄欖,祖輩把豐收的橄欖果分享給親友,品相較差的鮮橄欖則制作成橄欖菜。”村民鄭秋英告訴記者,橄欖是季候性水果,一年只有9月到次年2月近半年時間的采摘期,橄欖菜也只有半年的制作時間,村民們會在自家制作并分給親友們享用。
“一開始我們妯娌幾個制作橄欖菜只供自家食用,后來很多吃過的朋友都上門找,想要預定購買送給在外的親友。”鄭秋英的嫂子連巧賢說道。去年開始,鄭秋英、連巧賢和鄭銀鳳三妯娌開始合伙創業賣起農家手工橄欖菜,她們的精包裝橄欖菜搭乘電商快車, 山貨觸網變“山珍”,產品暢銷潮汕、珠三角等地區。
鄭秋英告訴記者,制作橄欖菜這一門傳統手工藝經過婦女間的傳幫帶一直延續著。“我們下午就開始采摘新鮮橄欖,一天大概需要兩三百斤新鮮橄欖進行制作,需求量大時還要向周邊村民購買橄欖。”據鄭秋英介紹,新鮮橄欖要先煮熟去核切小,在清水中浸泡兩天,去除苦澀味,換四至五次清水直到浸泡的水變清。同時選用梅菜干進行清洗,脫水晾曬,切碎備用。
橄欖菜熬制是考驗婦女手巧的環節,當地婦女堅持傳統手工制作,橄欖菜不添加防腐劑也可以存放半年時間。“先將食用油倒入鍋中,待油煮開之后加入橄欖肉、蒜頭熬制兩小時,最后下入梅菜干、適量的南姜碎、鹽、醬油,再熬制半個小時即可出鍋,熬制期間要用勺子在鍋中不停攪拌,直至水分收干,橄欖菜表面泛著清亮的油光才算完工。”鄭秋英說。經加工制作的橄欖菜口感清鮮爽滑,細細咀嚼,留香齒頰。待橄欖菜放涼即可裝進密封的容器里進行儲存。
(林玉瑩圖、文)
>> 精彩圖文
梅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①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梅州網(包括梅州日報)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稿件,版權均屬梅州日報社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梅州日報社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梅州日報社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。
③如您因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,請在15天內來電或者聯系[email protected]。
網友評論
用戶登錄
使用第三方賬號登錄